根据权威信息源,不同灾害场景下的避险措施如下:
一、地震避险措施
-
室内避震
-
立即躲至承重墙三角区或坚固家具旁,护住头颈,远离玻璃、吊灯等危险物。
-
高层建筑远离外墙和电梯井,低层建筑避开外墙倒塌风险。
-
-
室外避震
- 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选择空旷地蹲下,警惕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
应急准备
- 家庭常备应急包(水、压缩饼干、药品、哨子),手机开启地震预警功能。
二、井下火灾避险措施
-
火灾初期应对
- 使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若无法控制则戴上自救器或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至安全地点或避难硐室。
-
无法撤离时防护
- 转入独头巷道(岩石巷道)等安全区域,关闭局扇切断电源,悬挂矿灯或工具发出求救信号,利用压风管路输送新鲜空气。
三、强对流天气避险措施
-
雷电天气
- 远离高处(山顶、楼顶、广告牌),蹲下并双手抱膝,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关闭电子设备。
-
短时强降水/冰雹
- 向高处转移,避开低洼地、地下通道,用硬物护住头部,进入坚固建筑躲避。
-
龙卷风/大风
- 观察云层旋转方向,向垂直于移动路径方向逃离,躲入地下室或低楼层房间,车辆内系好安全带并远离高空坠物区。
四、其他常见场景
-
暴雨/雷雨 :关好门窗,避免在高楼阳台逗留,低洼地区转移并切断电源,使用手机求救。
-
森林火灾 :进山不带火,熄灭烟头,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撤离至安全区域。
总结 :不同灾害需针对性避险,优先选择坚固掩体,避免盲目行动。日常可结合预警信息提前准备应急物资,提高生存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