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治疗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 原理:利用对流原理清除血液中溶质及多余水分,通过超滤清除血浆中大量的水,而水中所包含的中小分子溶质随之被一同清除。
- 特点:需要通过置换液进行补充,丢失了大量的水和电解质成分。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
- 原理:利用弥散原理清除血液中溶质,分子量越小,其弥散能力越强。CVVHD对于小分子物质,如尿素氮、肌酐等的清除效果要优于中分子物质。
- 特点:也能通过超滤的方式清除血液中多余的水分。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
- 原理:将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既利用了对流的原理,也利用了弥散的原理。
- 特点:结合了CVVH和CVVHD的优点,能够清除小、中、大分子溶质。
-
缓慢连续超滤(SCUF):
- 原理:通过静水压与渗透压的压力差,使水分从压力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的目的。
- 特点:治疗时间长,超滤速度缓慢而稳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
连续性高通量透析(CHFD):
- 原理:利用高通量滤器进行血液透析,能够清除更多的中大分子溶质。
- 特点:适用于需要清除中大分子溶质的患者。
-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
- 原理:利用高容量滤器进行血液滤过,能够清除更多的水分和溶质。
- 特点:适用于需要大量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患者。
-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PFA):
- 原理:通过血浆滤过和吸附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溶质。
- 特点:能够清除特定的溶质,如炎症介质等。
这些治疗模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需要清除的溶质类型以及治疗目标。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并根据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结果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