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其原理和适用场景如下:
一、SCUF(缓慢连续单纯超滤)
-
原理
通过高通量滤器以超滤作用清除小分子水分,对溶质基本无清除作用,仅用于液体管理。
-
适用场景
- 水负荷过重的心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患者。
二、CVVH(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
原理
采用对流机制清除中小分子溶质(如肌酐、尿素氮),通过调整置换液流量和压力实现滤过,分为前稀释和后稀释两种模式。
-
特点
-
前稀释:减少滤器凝血事件,但溶质清除效率较低;
-
后稀释:溶质清除效率高,但需补充置换液且血液易浓缩。
-
-
适用场景
- 急性肾损伤伴高分解代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等患者。
三、CVVHD(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
-
原理
以弥散作用为主清除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对中大分子物质清除能力有限。
-
适用场景
- 传统血液透析的替代方案,尤其适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四、CVVHDF(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
原理
结合对流与弥散机制,可清除小分子及中大分子物质(如小分子毒素、炎症因子),需补充透析液和置换液。
-
特点
- 清除范围广,但需更多液体管理。
-
适用场景
- 重症急慢性肾损伤、难治性感染、脓毒症等复杂病例。
五、其他说明
-
ECMO (体外膜肺氧合)与CRRT不同,属于完全替代循环和呼吸功能的设备,通过压力差驱动血液流动,与CRRT的滤过原理有本质区别。
-
模式选择 需根据患者病情(如血流动力学状态、毒素类型)及治疗目标(如液体平衡、炎症控制)灵活调整。
以上模式可根据临床需求组合使用,例如CRRT-HVHD(高容量透析)模式可兼顾小中分子清除与液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