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的“五落实六步骤”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方法论,强调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全面落地,并通过核查、交底、检查、服务、创新、评估六个环节实现闭环管理。
-
五落实的具体内涵
- 责任落实:明确隐患治理的岗位、人员及考核机制,建立全员责任制。
- 措施落实:针对隐患特性制定技术和管理方案,如危化品存储的防爆措施。
- 资金落实:保障治理经费,例如某项目投入500元用于装卸人员安全培训。
- 时限落实:设定整改节点,如“2025年X月X日前完成特种设备检修”。
- 预案落实:配套应急方案,如隧道工程隐患治理中增设24小时值守。
-
六步骤的实操路径
- 核:初始阶段严查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带病开工”。
- 交:通过监督交底提前告知政策,激发企业自查主动性。
- 查:聚焦危大工程“手术刀式”检查,例如30次专项督查整改120处隐患。
- 服:提供专家诊断、培训等支持,如临时用电安全培训覆盖150人。
- 创:以“平安工地”等品牌创建推动长效治理。
- 评:通过信用评估和效能复盘优化监管体系。
企业需将五落实嵌入六步骤各环节,例如在“查”阶段同步落实资金和预案,形成“排查-治理-预防”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