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赔偿是企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一种经济补偿方案,核心为“工作年限对应的月工资(N)加额外3个月工资”。 其合法性需结合裁员程序判断,若协商一致则有效,若单方违法解除则可能需支付更高赔偿(如2N)。 关键点包括:工龄计算、月薪标准、社保补缴及竞业限制条款。
计算N+3赔偿时,“N”按员工工作年限折算(满1年=1个月工资,不足半年=0.5个月),月薪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例如,工作3年6个月、月薪1万元的员工,N=3.5个月,+3为额外3个月,总赔偿为6.5万元。需注意,若月薪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补偿金额和年限可能受限。
实践中,N+3常见于外企或大规模裁员,但法律上更普遍的是N+1(无过失性辞退)或2N(违法解除)。额外3个月工资通常包含代通知金(未提前30天通知)或企业自愿补偿。员工需核查赔偿明细,确认社保公积金补缴,并谨慎签署竞业协议(未约定补偿则无效)。
企业采用N+3需确保程序合规:提前通知工会、向劳动部门报备,并明确补偿性质。若以“优化架构”为由裁员却未履行程序,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需支付双倍赔偿。
N+3是协商结果而非法定标准,员工应结合裁员性质评估合理性,企业需平衡成本与法律风险。遇到争议时,专业法律咨询是维护权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