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动车新规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核心变化包括防火阻燃性能升级、北斗定位强制配备、非法改装技术防范等。新标准通过降低火灾隐患、优化安全指标,同时兼顾消费者需求,如放宽铅酸电池车型重量限制,取消部分车型脚踏强制要求。过渡期政策明确:企业生产过渡期为8个月,旧标车销售可延至2025年11月30日。
新规重点围绕四大方向:
- 材料安全升级:塑料件占比从10%压缩至5.5%,强化非金属部件防火阻燃标准,减少易燃材料使用。
- 技术防篡改: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需具备防改装设计,新增低速运行转矩等电机参数要求,缩短制动距离。
- 智能监管强化:强制配备北斗定位与动态监测功能,实现车辆安全信息实时追踪。
- 过渡期灵活安排:企业需在9月前完成产品迭代,旧标车最晚可销售至11月底,缓解库存压力。
地方政策同步收紧,6月起多地严查无牌无证、非法改装等行为,非标车过渡期集中截止。例如四川凉山州要求5月31日前完成备案,逾期车辆禁止上路;江苏江阴明确快递三轮车需持D证驾驶。
车主需关注两大节点:9月全国性新标实施与地方过渡期截止时间,及时完成车辆合规化改造或置换。政策导向清晰——通过技术标准与执法联动,推动行业安全升级,消费者应优先选择符合新国标产品,避免违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