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起,电动车新规正式实施,重点围绕车辆合规性、安全驾驶和充电管理三大领域展开,明确禁止超标车、改装车及“老头乐”上路,并严查6类交通违规行为。新规旨在提升道路安全、规范行业标准,同时通过分时电价、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等配套措施优化用户体验。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
车辆合规性要求
过渡期结束的非标电动车(如云南白底红牌车)需强制报废或置换;加装遮阳伞、改装电池等行为被明令禁止,违者面临罚款及车辆暂扣。海南等地已对无牌无证的“老头乐”开展专项查处,强调其安全风险和法律盲区。 -
安全驾驶规范
严查电动车上高架、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酒驾、未佩戴头盔及非法改装等行为。深圳等地通过电子抓拍与路面执法结合,强化监管。需注意酒后骑行电动车同样属于酒驾范畴。 -
充电与停放管理
陕西推行分时电价政策(高峰0.5609元/度、低谷0.3109元/度),鼓励错峰充电;广西要求新建住宅充电车位占比不低于30%,且与机动车位保持6米距离;江苏盐城禁止楼道充电,推广集中充电站以消除消防隐患。 -
地方政策差异
各地执行细则存在差异:云南提供置换补贴加速淘汰超标车,河南潢川开展百日改装整治,而深圳则重点管控高架路段骑行。建议车主关注本地交管部门通知,及时调整出行习惯。
新规落地后,车主需尽快自查车辆合规性,优先选择国标车并规范骑行。长期来看,政策将推动行业标准化,但过渡期需平衡执法力度与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