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有美债规模目前约为7590亿美元(2025年2月数据),创2009年以来新低,但仍是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近年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债以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同时增持黄金等资产以对冲风险,这一趋势反映了对美元资产依赖的主动调整。
-
持仓动态与历史对比
中国美债持仓量从2013年11月的峰值1.32万亿美元下降约42%,2024年全年净减持570亿美元。2025年1月至2月呈现小幅波动,但整体仍低于1万亿美元关口。相比之下,日本虽为最大持有国(约1.08万亿美元),2024年亦减持555亿美元。 -
减持原因与策略
- 多元化配置:中国通过减持美债、增持黄金(2023年央行净购金225吨)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单一资产风险。
- 地缘政治与信用风险: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利息负担激增,叠加美元武器化担忧,促使中国审慎调整持仓。
-
国际格局与未来趋势
英国、卢森堡等国家通过金融枢纽增持美债,而中国减持趋势可能延续,目标或降至3000亿-5000亿美元区间。全球“去美元化”背景下,中国在调整中保持灵活性,例如通过机构债券等其他美元资产分散风险。
总结:中国持有美债的长期减持趋势是外汇管理市场化与风险防控的综合结果,未来将更注重资产配置的平衡性与抗风险能力。投资者需关注美债收益率波动及地缘政策变化对持仓策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