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鉴赏专业术语涵盖材料、技法、风格等多个维度,以下是核心术语的整理与解释:
一、基础材料与技法
-
绢本
绘于丝织品(如绢、绫)的画作,画面可见纺织纹理,代表作品为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
纸本
以纸张为底材的国画,是最常用的创作形式。
-
设色
通过晕染使用彩色,与水墨相对,代表作品如张萱《捣练图》。
-
水墨
以墨色为主,强调浓淡干湿变化,代表作品如唐代韩干《照夜白图》。
-
工笔与写意
-
工笔 :工整细腻,注重线条与色彩的精细处理,如唐代韩干《照夜白图》。
-
写意 :简练放纵,强调意境表达,如宋代米芾《蜀素帖》。
-
二、人物画分类
-
道释画 :以道教、佛教为主题,如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仕女画 :描绘宫廷或民间女性形象,如宋代周昉《捣练图》。
-
肖像画 :以人物肖像为主,如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三、山水画理论
-
三远
高远(仰视)、平远(平视)、深远(俯视),由北宋郭熙提出。
-
南北宗
南宗(文人画,强调意境)与北宗(职业画,注重写实),由董其昌划分。
四、装饰与表现手法
-
款识 :作品题款或题跋,如元代赵孟頫《鹊华秋色》。
-
皴法 :通过线条表现石质纹理,如北宋李成《寒林》。
-
渲染 :用水墨或色彩烘托物象,如唐代李思训青绿山水。
五、特殊术语
-
曹衣出水 :形容人物衣褶紧贴身体,如唐代吴道子。
-
吴带当风 :表现衣带飘逸,如唐代张萱。
-
粉本 :古代绘画草稿,通过刺孔或粉扑转印。
以上术语是国画鉴赏的基石,理解它们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