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被执行人后,关键应对策略包括:及时核查执行依据合法性、主动申报财产避免强制措施、通过执行和解协商还款方案、依法提出执行异议维护权益。 以下分步骤解析具体应对方法:
-
核查法律文书有效性
收到执行通知后,立即核对判决/仲裁裁决是否生效、送达程序是否合规。若发现未生效或送达瑕疵,可在10日内向法院提交《不予执行申请书》。 -
全面配合财产申报
如实填写《财产申报表》,列明工资、房产、车辆、存款等信息。隐瞒财产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对于必要生活财产(如唯一住房),可申请保留。 -
优先协商分期还款
主动联系申请执行人提出分期或延期方案,达成协议后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和解书》。注意:和解后再次违约将恢复强制执行。 -
善用救济程序
对超标的查封、错误列入失信名单等情况,可提出执行异议;若发现执行依据错误(如判决已撤销),应申请执行回转。 -
维护基本生活权利
法院扣押工资时,可主张保留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费用;被限制高消费后,因重病等特殊情况可申请临时解除限制。
提示:所有沟通需通过书面留存证据,遇到暴力催收立即报警。积极履行义务可提前申请解除失信措施,重建信用记录需2-5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