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甸庙会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其文化意义体现在四百多年历史积淀的京味文化传承、雅俗共赏的民俗展示平台,以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历经清代鼎盛与民国官办,最终成为北京唯一的官办春节庙会。它以琉璃厂文化街区为核心,融合了文玩字画、传统小吃、民间技艺等多元内容,形成了“文市”与“民俗”并重的独特风格。庙会不仅保留了抖空竹、糖葫芦、风车等老北京年俗符号,更通过书画古玩、文房四宝等元素,展现了文人雅士与市井百姓共同参与的文化包容性。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厂甸庙会的社会意义远超娱乐范畴。它既是宣南文化的活态载体,也是民族民间艺术交流的舞台。2001年重启后,庙会创新性地引入线上“云庙会”和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一代通过City Walk、非遗快闪等形式感受传统年味。这种古今交融的模式,既延续了“商娱相融”的基因,又赋予传统文化现代生命力。
若想深度体验厂甸庙会的文化魅力,不妨关注其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七的举办信息,亲临琉璃厂街区感受京味春节的烟火气与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