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履行至少6年服务期,且优先分配至基层或农村地区。履职地覆盖生源地省内多个城市(如西安、宝鸡、咸阳等),具体分配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确定,结合地方需求与个人意愿匹配岗位。2024年起实施的本研衔接政策进一步明确履职地为定向地级市(非省会主城区),强化基层教育支持。
分配原则与流程
- 生源地优先:严格遵循“省来地去”原则,毕业生须返回生源省份,服务省内教育资源薄弱地区。
- 双向选择机制:省级教育部门组织专场招聘会,公费师范生可自主选择生源地省内学校,但需通过协议审核。
- 基层倾斜:城镇就业者需到农村学校服务1年,鼓励长期扎根县乡中小学,尤其陕北、陕南等欠发达区域。
履职地类型与范围
- 城市分布:以陕西省为例,涵盖西安(非主城区)、铜川、汉中等地级市,县级岗位多为高中或县城初中。
- 跨省例外:仅限特殊条件(如婚姻迁移、支援边疆等),需经多级审批。
政策保障与职业发展
- 编制与待遇:入职即纳入事业单位编制,享受职称评定、在职深造等晋升渠道。
- 违约约束:服务期内离职需退还教育费用并支付违约金,履约情况纳入诚信档案。
总结提示
选择公费师范生意味着投身基层教育,履职地虽以生源省为主,但政策提供稳定保障与成长空间。考生报考前需充分评估职业规划与地域适应性,确保履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