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主要依赖肝脏酶系统完成,关键步骤包括乙醇→乙醛→乙酸的转化,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中,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决定代谢速度,缺乏该酶会导致乙醛蓄积引发醉酒反应;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平均每小时处理7-15毫升酒精;脑组织酒精浓度可达血液10倍,直接影响神经功能。
酒精从口腔进入后,约20%通过胃黏膜吸收,80%在小肠快速入血,5分钟即可进入血液循环。6分钟后酒精已抵达脑组织,30-60分钟血液浓度达峰值。肝脏是核心代谢场所: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脱氢酶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约12小时后大部分酒精被代谢,但完全清除需24小时以上。少量酒精通过呼吸(5%)、尿液(5%)和汗液排出。
代谢能力受遗传因素主导,长期饮酒可能诱导酶活性增强。亚洲人群普遍存在乙醛脱氢酶缺陷,更易出现面色潮红、心悸等反应。过量饮酒时,未被代谢的乙醛会损伤肝细胞,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酒精代谢会抢占肝脏资源,影响其他毒素分解。
若需快速降低酒精影响,可适量饮水促进肾脏排泄,但无法加速酶活性。切记:代谢速度无法人为提升,唯一可靠的方法是控制饮酒量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