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线条运用、透视处理、解剖学应用、背景处理和题材选择五大方面,中国画重主观写意与象征,西洋画重客观写实与立体感。
线条在中西绘画中的使用差异显著:中国画以线条为核心语言,通过虚实相生的线条勾勒物体轮廓与精神气质,如山水中的皴法、人物中的衣褶;而西洋画仅在物体交界处使用隐性线条,更注重通过光影塑造立体感。在透视运用上,中国画追求散点透视与“游目”式构图,画面可同时呈现多维度视角,如手卷展开时似穿越空间;西洋画严格遵循焦点透视,以数学原理精准还原物体在平面上的立体空间感。解剖学的应用同样体现差异:西洋人物画基于解剖学数据,追求人体比例与肌肉张力的真实还原;中国人物画则通过夸张形态与动态提炼精神特质,弱化解剖细节以表达象征意义。背景处理方面,中国画擅长以“留白”营造诗意空间,通过无画处皆成妙境激发联想;西洋画则通过背景填充增强场景真实感,物体与环境构成完整叙事。题材选择上,中国画以山水、花鸟等自然风物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境;西洋画自古典时期起便以人物与宗教故事为主线,至19世纪才发展出独立风景画派。两者的差异源于东西方文化根基的不同——中国文化追求内在精神超越,西方艺术注重客观世界再现,这种根本分歧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艺术表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