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资金清退最新规定明确以依法依规、公平公开为核心原则,强调按比例分批次清退,并严格限定清退对象范围。 当前多地法院和政府部门通过银行转账、现场返还等方式推进清退,清退比例从1.51%至6.07%不等,具体执行需结合案件资金归集及登记核实情况。
-
清退原则:各地普遍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开、按比例分批次”三大原则。例如,深圳某非法集资案以法院判决为依据,按1.51%比例分批次清退,全程接受监督;湖北潜江某案则按6.07%比例统一转账发放,避免单独操作引发不公。
-
清退对象:仅限已登记核实的受损集资参与人,排除非法集资主体及获利方。若参与人已通过其他渠道获赔超过清退比例,则不再纳入范围;未达比例的予以补足。
-
资金来源与分配:包括涉案资金余额、收益、相关方经济利益等。山东省规定非法集资人需主动制定清退方案,陕西省允许协商采取折价入股、实物抵债等灵活方式,但均要求统一比例清偿。
-
执行流程:多数案件通过银行转账完成,需提前登记有效账户信息。部分基层案件(如巫溪县违纪资金清退)采用现场返还,同步开展警示教育以强化透明度。
提示:集资参与人应及时核实登记信息,警惕账户异常或诈骗风险,逾期未登记可能丧失清退资格。清退进度可通过法院官网或公告查询,异议需在限期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