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文件清退程序是保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流程。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清退范围与责任
-
定期清退
-
机密文件每半月核对一次,秘密文件每月核对一次,绝密文件每周核对一次。
-
市直单位需每季度清退下属单位文件,每年3月底向保密委员会报告清退情况。
-
-
人员变动时清退
-
涉密文件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必须清点移交所有文件,禁止私自销毁或遗弃。
-
领导干部离岗离职时,需履行同样的清退手续。
-
二、清退流程与规范
-
文件清点与登记
-
对需清退的文件进行详细清点,登记文件名称、密级、数量、来源等信息。
-
建立《涉密文件清退登记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
-
审批与移交
-
清退文件需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
通过机要渠道或指定人员移交文件,确保传输安全。
-
-
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处理
- 无保存价值的文件需按保密规定销毁,禁止自行处理。
三、特殊场景补充
-
中央文件清退
- 中央文件需按中央保密部门统一规定程序清退,地方单位无权擅自处理。
-
电子文件销毁
- 电子文件需通过专业销毁设备或指定机构处理,确保无法恢复。
四、违规处理
-
未经批准擅自销毁或泄露文件,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
丢失或被盗文件需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五、注意事项
-
清退前需确认文件密级和保存期限,避免误操作。
-
个人使用的涉密文件需在离岗前全部移交,不得留存。
通过以上程序和规范,可有效防止涉密信息泄露,确保国家秘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