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劳动法规定,赔偿标准包括经济补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金额因赔偿类型及地区而异。以下是具体赔偿标准及适用场景:
1. 经济补偿金
- 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 适用场景: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包括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经济性裁员、协商一致解除等。
2.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标准:根据工伤伤残等级,按月工资的倍数计算:
- 一级伤残:27个月工资;
- 二级伤残:25个月工资;
- 三级伤残:23个月工资;
- 四级伤残:21个月工资;
- 五级伤残:18个月工资;
- 六级伤残:16个月工资;
- 七级伤残:13个月工资;
- 八级伤残:11个月工资;
- 九级伤残:9个月工资;
- 十级伤残:7个月工资。
- 适用场景:劳动者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后按伤残等级支付。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标准: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25年度标准为1083760元。
- 适用场景: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领取。
4. 丧葬补助金
- 标准: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适用场景:职工因工死亡,用于支付丧葬费用。
5. 供养亲属抚恤金
- 标准:
- 配偶:死者生前工资的40%;
- 其他亲属:死者生前工资的30%;
- 孤寡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10%。
- 适用场景:因工死亡职工的近亲属符合供养条件。
6. 违法解除赔偿金
- 标准:经济补偿金的2倍。
- 适用场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7. 社会保险赔偿
- 标准:未依法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需补缴并支付滞纳金。
- 适用场景: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8. 加班费赔偿
- 标准:
- 平日加班:150%;
- 周末加班:200%;
- 法定节假日加班:300%。
- 适用场景:用人单位未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加班费。
提示
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政策及具体案例有所调整,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以获取权威信息。
劳动法赔偿标准的更新旨在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违法赔偿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