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和措施进行**:
1. 明确权益与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民法典》,土地权益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或非法转让土地。明确自身权益是**的第一步。
2. 协商解决
与侵权方直接沟通,说明土地权益受法律保护,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恢复原状。例如,土地被村干部侵占时,可直接向其说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并要求返还土地。
3. 申请调解
如协商无果,可向村委会、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申请调解。调解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有助于快速解决纠纷。
4. 提起诉讼
如果调解未成功,可通过法律诉讼维护权益。例如,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可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承包经营权并赔偿损失。
5. 借助法律援助
对于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不足的当事人,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帮助,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
6. 政府支持与监督
在土地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向当地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寻求支持。例如,惠东县安墩镇村民通过政府协调,尝试解决土地被擅自转租的问题。
总结
土地权益受侵害时,当事人应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多种途径维护权益。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法律援助,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