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土地回收试点城市包括合肥、宿州、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等11个地市的多个县区,旨在通过专项债支持、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关键亮点包括:合肥专项债收储规模超33亿元、滁州70亿元回购34宗地块、马鞍山24亿元整合11宗地块,以及芜湖等国家级试点探索集体土地入市改革。
分点论述如下:
-
试点范围与模式
覆盖全省11个地市,重点区域如合肥长丰县、滁州定远县、马鞍山当涂县等,采取“专项债+市场化”双轮驱动。亳州通过108亿元专项债收储63宗地块,合肥以7-8折价格回购934亩闲置土地,优先用于保障房及产业升级。 -
政策工具创新
专项债券成为核心资金支持,2025年安徽两批专项债发行568亿元,88%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试点城市同步推进“健康体检+土地管家”机制,如合肥高新区通过“一地一策”盘活低效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提升近一倍。 -
农民权益与转型保障
试点地区将失地农民纳入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并提供技能培训。定远县对永久退出土地的农户补偿1.8万元/亩,鼓励加入合作社或转向电商、物流等新业态。芜湖、马鞍山试点集体土地入股分红模式。 -
成效与挑战
截至2025年4月,安徽累计收储土地超4000亩,但三四线城市面临去化周期长、民企地块债权复杂等问题。合肥等城市通过“府院联动”破解司法查封地块处置难题,而滁州分层级推进回购,优先处理住宅及商服闲置用地。
安徽土地回收试点通过政策组合拳激活存量资源,未来需平衡短期去库存与长期产业导入,农民可持续生计仍是改革关键。建议关注专项债动态及地方实施细则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