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合同的核心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补偿标准及程序合法性,需涵盖土地范围、补偿明细、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确保法律效力与公平性。
-
主体信息与土地界定
合同开头需清晰列明征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与被征地方(土地所有者)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避免主体模糊。土地范围应通过地图、坐标等精准标注四至界限和面积,防止后续争议。 -
补偿条款细化
补偿内容需具体到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安置补助费等,明确计算标准(如区片综合地价)、支付时间及方式(一次性或分期)。涉及附着物(如果树、房屋)需分类列明补偿金额,例如挂果果树每株600元、无碑坟墓每座1800元等。 -
时间节点与责任划分
规定征地启动和完成的截止日期,以及双方义务。例如,征地方需按时支付补偿款,被征地方需配合测量并移交土地;违约方需按日支付违约金(如未付款项的0.05%)。 -
争议解决与法律效力
约定争议优先通过协商或仲裁解决,协商不成可诉讼。合同需经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或备案以增强法律效力,避免无效风险(如主体不合法或条款违法)。
提示:签订前务必核对条款与地方政策的一致性,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合同全面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