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冲击镍的配方及温度需根据工艺需求调整,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一、冲击镍溶液配方
-
基础配方
-
镍盐浓度 :常用硫酸镍80-300g/L,氯化镍20-160g/L,具体取决于镀层厚度和硬度要求。
-
辅助剂 :可能添加硼酸(35-45g/L)、糖精(0.8-1.0g/L)、苯亚磺酸钠(0.5-1.0g/L)等以改善镀层附着力和稳定性。
-
-
pH值与温度
-
pH值 :通常为4.6-5.2(中性偏碱性),有助于提高镍离子活度。
-
温度 :常规范围为40-60°C,但部分工艺可能达到900℃进行高温再加工。
-
二、工艺温度控制
-
电镀液温度
- 冲击镍阶段温度集中在40-60°C,确保镍离子均匀沉积。
-
高温再加工温度
- 镀层完成后,不锈钢可在900℃下进行再加工(如焊接或机械加工),此时镀层仍保持良好附着力。
三、注意事项
-
电流密度 :通常为1-2A/dm²,适用于小型不锈钢件。
-
前处理 :需彻底除油(如酸洗、碱洗)并活化,确保镀层质量。
以上参数需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如镀层厚度、耐腐蚀性)进行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