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的包装历史演变展现了品牌从传统到现代的视觉革新,核心亮点包括:标志性红蓝白配色的确立、瓶身从玻璃到环保材料的转型,以及限量版设计对年轻市场的精准触达。
-
1898-1940年代:朴素开端与品牌色雏形
最早的百事可乐包装以简单木桶和红色背景白字标识为主,1906年引入漩涡字体增强视觉冲击。1940年代垂直叠放的“Pepsi-Cola”字样和1950年代的瓶盖造型设计,为经典红蓝白配色奠定基础。 -
1970-1990年代:地球仪标志与全球化形象
1973年首次推出地球仪图标,结合波浪线条象征气泡感,成为品牌超级符号。1991年简化设计,地球仪独立出现,强化辨识度;1998年扁平化改造顺应极简风潮,同时推出节日限量罐提升收藏价值。 -
21世纪:环保转型与创意联名
2008年百万美元设计的“红蓝笑脸”图标争议中成为经典,2014年去除轮廓更趋简洁。环保方面,逐步采用100%再生PET塑料瓶,并试验纸质外包装。联名领域覆盖星球大战、上海时装周等,通过AR技术和国风元素吸引Z世代。 -
近年趋势:功能优化与可持续承诺
2020年2升瓶身加入波浪凹槽提升握持体验,标签塑料减少24%。尽管2025年完全可持续包装目标存在挑战,但通过rPET推广和回收系统投资,已实现89%包装可回收。
百事可乐的包装史是品牌适应市场、技术及消费者审美的缩影,未来将继续平衡创新与环保,巩固其全球饮料巨头的视觉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