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材料国家标准主要涵盖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包装材料规范,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一、食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
分类与命名
-
食品包材分为Ⅰ类(直接接触药品)、Ⅱ类(可清洗消毒)、Ⅲ类(其他间接接触材料)。
-
常见类型包括塑料复合膜/袋、瓦楞纸板、玻璃瓶等。
-
-
质量与安全要求
-
物理性能 :密度、透明度、抗拉强度、阻隔性(氧气/水蒸气)等。
-
化学性能 :成分分析(重金属、有机锡、阻燃剂等)、酸碱度、溶胀比。
-
生物性能 :材料对人体的相容性。
-
-
标准示例
-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国家标准(适用于食品包装,2000年实施)。
-
GB/T 19741-2005 :液体食品用塑料复合膜/袋标准(厚度≤0.2mm)。
-
GB/T 23509-2009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分类标准。
-
二、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
分类与用途
-
Ⅰ类: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瓶)。
-
Ⅱ类:可清洗消毒的包装(如铝箔袋)。
-
Ⅲ类:其他间接接触材料(如标签、说明书)。
-
-
核心要求
-
物理性质 :透明度、抗拉强度、生物相容性。
-
化学性质 :化学稳定性、耐药品成分溶解性。
-
安全性 :材料释放有害物质的风险控制。
-
三、其他相关标准
-
国际与欧盟标准 :如ISO 15988(PET薄膜)、欧盟REACH法规(限制重金属含量)。
-
BRCGS全球标准 :2025年4月实施,涵盖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环保性等综合要求。
以上标准均通过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或行业协会发布,确保包装材料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