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路径法(CPM)是PMP考试中项目时间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图解例题可快速掌握其应用逻辑。 关键路径的最长工期决定项目总时长,包含浮动时间为零的活动序列,且非关键路径活动可适当延迟。以下通过例题分步解析:
-
例题背景
假设某项目包含6个活动(A-F),其依赖关系与工期如下:- A(3天)→B(2天)→D(4天)→F(1天)
- A→C(5天)→E(3天)→F
- B→E(需等B完成后E才能开始)
-
绘制网络图
- 用节点表示活动,箭头表示依赖关系,标注各活动工期。
- 并行路径:A-B-D-F(总工期10天)与A-C-E-F(总工期9天)。
-
计算关键路径
- 对比路径总时长,A-B-D-F耗时最长(10天),即关键路径。
- 活动C、E有1天浮动时间(非关键路径),延迟不超过1天不影响总工期。
-
图解标注要点
- 用红色高亮关键路径,蓝色标注非关键路径及浮动时间。
- 若D工期延长至5天,关键路径变为A-B-D-F(11天),需重新评估资源分配。
总结:通过图解例题可直观理解关键路径的动态性,实际应用中需持续监控路径变化,确保项目按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