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筹学中关键路径法的例题图解,以下是一个综合解析的步骤说明,结合了网络图绘制、时间参数计算及关键路径确定方法:
一、绘制网络图
-
节点与箭线
-
用节点表示事件(如施工工序),用箭线表示作业流程,箭头方向指示时间顺序。
-
例如:清理地面→打地基→砌墙→安装电线→粉刷→画图案→室内工程→上屋顶。
-
-
标注时间参数
- 在箭线上标注作业持续时间(如月数)。
二、计算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
-
顺序计算
-
从左到右遍历网络图,计算每个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紧前节点最大完成时间)。
-
例如:
-
A(清理地面):ES=0,EF=4(持续时间4个月);
-
B(打地基):ES=4,EF=8;
-
C(砌墙):ES=8,EF=12,依此类推。
-
-
-
关键路径初步识别
- 最早结束时间最长的路径即为关键路径的候选。
三、计算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结束时间(LF)
-
反向计算
-
从右到左遍历网络图,根据项目总工期计算每个节点的最迟结束时间(总工期减去后续节点最早开始时间)。
-
例如:
-
I(室内工程):LF=20(总工期20个月),LS=16;
-
J(上屋顶):LF=20,LS=15;
-
其他节点同理。
-
-
-
关键路径确定
- 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开始时间的节点位于关键路径上。
四、计算时差(浮动时间)
-
时差计算 :LS - ES 或 LF - EF。
-
关键路径特性 :关键路径上所有节点的时差为0。
五、综合示例
以建筑房屋为例,假设计算结果如下:
-
总工期20个月
-
关键路径:清理地面→打地基→砌墙→安装电线→粉刷→画图案→室内工程→上屋顶
-
各节点时间参数:
-
A(清理地面):ES=0,EF=4
-
B(打地基):ES=4,EF=8
-
C(砌墙):ES=8,EF=12
-
D(安装电线):ES=12,EF=15
-
E(粉刷):ES=15,EF=19
-
F(画图案):ES=19,EF=23
-
G(室内工程):ES=23,EF=27
-
H(上屋顶):ES=27,EF=32
-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关键路径及非关键路径,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
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三点估算(乐观、悲观、最可能时间)优化时间参数;
-
多任务并行时需注意活动间的依赖关系,避免时间冲突;
-
关键路径法适用于活动之间有明确先后顺序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