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配餐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学生营养餐指南文件》为6-17岁学生提供权威指导,核心要求包括分龄定量营养素、四类食物搭配、三餐能量分配(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30%-35%)以及控油限盐原则。
-
分龄精准供给
不同年龄段学生需差异化补充能量与营养素。例如,12-14岁男生每日需2450千卡能量和65克蛋白质,而同龄女生需2100千卡和60克蛋白质;6-8岁学生则需钙750mg和维生素C 60mg。蛋白质摄入需达标准值80%-120%,避免不足或过量。 -
四类食物全覆盖
每餐需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及大豆中的三类以上。例如:- 谷薯类:每日250-400克,建议用杂粮替代部分精米面;
- 深色蔬菜:占蔬菜总量50%以上,如菠菜、胡萝卜;
- 优质蛋白:优先水产和禽类,每周1次动物肝脏(20-25克);
- 奶制品:每日200-300克,搭配大豆类如豆腐、豆浆。
-
三餐分配与烹饪优化
- 早餐需含全谷物、蛋类和水果,如全麦面包+牛奶+苹果;
- 午餐为主食+肉类+蔬菜组合,如米饭配清炒时蔬和红烧鱼;
- 晚餐宜清淡,增加豆制品和绿叶菜,如小米粥+凉拌豆腐。
烹饪以蒸、炖为主,减少油炸,每日烹调油≤30克,盐≤5克。
-
动态调整与教育协同
学校需制定带量食谱并公示,定期评估学生营养状况;家长应避免高盐外卖,家庭饮食与指南同步;学生需减少含糖饮料,主动选择多样化食物。
科学的学生营养餐需多方协作,结合《指南》落实细节,才能为青少年成长筑牢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