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前的安全措施需从审批、环境、设备、人员培训及应急准备五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审批与许可管理
-
办理工作票 :需获得动火工作票,明确作业地点、时间、范围及安全措施。
-
审批与监护 :一级动火需由专职消防人员监护,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二、环境与区域管理
-
清理易燃物 :动火区域10米内清除油污、化学品等易燃物,设置警示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
隔离危险源 :与动火点相连的管线、阀门需加盲板或断开,储存氧气的容器与动火点隔绝。
三、设备与工具检查
-
检测气体浓度 :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确保低于爆炸下限的10%。
-
维护消防器材 :检查灭火器、消防水系统等是否完好,确保紧急情况下可用。
四、人员培训与防护
-
安全教育 :对作业人员进行防火、灭火、急救等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作业。
-
穿戴防护装备 :作业人员需佩戴防火服、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止烧伤和火花飞溅。
五、应急准备与监控
-
制定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定期组织演练。
-
实时监控 :设置火源监控设备,安排专人监护,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动火作业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