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防控的核心是“预防为主、综合管控”,关键措施包括作业审批、环境检测、防护装备、人员培训及应急预案,缺一不可。
动火作业前必须严格审批流程,明确作业范围、时间和责任人,确保符合安全规范。未经许可禁止作业,审批单需现场留存备查。作业区域需彻底清除易燃物,隔离可燃材料,保持安全距离。使用防火毯、挡火板等物理隔离手段,防止火花飞溅。
气体检测是动火安全的前提。作业前30分钟内需检测氧气、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超标立即停止作业。密闭空间必须持续通风监测,避免气体聚集引发爆炸或中毒。作业中每2小时复测一次,环境变化时随时检测。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阻燃服、安全帽、防护面罩等装备,高空作业需系挂安全带。电焊机等设备须接地完好,电缆无破损。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等应急物资,且确保人员熟练使用。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每年接受安全复训。
突发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优先疏散人员,切断气源电源,使用灭火器材控制初期火灾。事后必须检查现场,确认无阴燃风险。定期演练应急流程,提升团队协同处置能力。
动火作业安全需贯穿全程,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引发事故。强化责任落实与动态监控,才能实现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