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80%什么意思

无直接天气预报指标

关于“降水量80%”的表述,需要明确其具体含义。根据搜索结果分析,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一、降水概率80%

这是最常见的天气预报表述方式,指在预报时段内某地区 下雨的可能性为80% ,而非指80%的面积会下雨。例如:

  • 80%降水概率 :表示当天该地区有80%的几率出现降雨,但仍有20%可能不下雨;

  • 80%面积 :这种表述不常见,且与降水概率的常规定义不符。

二、降雨量80毫米

若涉及具体数值(如80毫米),则指 24小时内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深度为80毫米 ,属于 暴雨 级别。例如:

  • 80毫米降雨量 :对应中雨级别(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

  • 历史对比 :台湾新寮曾记录单日降雨量达1672毫米(约16.72米),属于特大暴雨级别。

总结

  • 80% 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指 降水概率80% ,需注意其表示可能性而非覆盖范围;

  • 若涉及具体数值(如80毫米),则属于 暴雨 范畴,需关注降水量预警。

建议查看天气预报时,关注官方对降水概率或降水量的具体说明,以便准确判断天气状况。

本文《降水量80%什么意思》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81383.html

相关推荐

气候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问题

​​气候温度与降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球变暖导致水循环加速,每升温1℃降水量约增加2%-7%,但分布不均会引发“干者越干、湿者越湿”的极端化趋势​ ​。这一现象的核心机制在于温度升高使大气持水能力增强,同时热力与动力作用共同调控降水格局。 ​​热力作用主导水汽增加​ ​ 温度上升直接提升蒸发效率,大气中水汽含量每升温1℃增加约7%。水汽饱和后凝结释放潜热,进一步促进对流和降水形成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2024年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

根据权威气象资料,2024年全国及部分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情况如下: 一、全国概况 平均气温 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创70余年新高,较常年偏高约1.3℃。 平均降水量 全年降水量697.7毫米,比常年偏多9.0%,为1951年以来历史第四多。四季降水均偏多,其中: 华北、东北、华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偏多; 西南地区降水量偏少。 二、分月气候特征 1-2月 平均气温:-6.8℃至-5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年降水量与最大一日降水的关系

​​年降水量与最大一日降水的关系本质上是气候极端性与降水集中度的体现​ ​。​​高年降水量地区通常具备更强的单日降水潜力​ ​,但二者并非线性关系——例如热带雨林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却日降水较均匀,而季风区可能年降水量仅1000毫米却因集中暴雨出现单日破纪录降雨。​​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气候类型、地形抬升作用及天气系统强度​ ​。 从气象学角度看,年降水量反映区域水汽供给总量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气温和降水统称气候吗

不是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核心要素,但 不能统称气候 。具体说明如下: 核心要素与定义 气候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包含 气温 和 降水 两大基本要素。气温反映热量状况,降水体现水分分布,二者共同决定气候特征。 气候的综合性 除气温和降水外,气候还涉及 光照 、 风 、 湿度 等其他要素。例如,季风气候的干湿分明特征就与降水分布密切相关。 与天气的区别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12种气候类型年降水量

根据权威资料,全球12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年降水量分布如下: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 :2000毫米以上 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不明显,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 :1500-2000毫米 特点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雨季集中。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 :700-1000毫米 特点 :高温,干湿季明显,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盐度曲线图

海水盐度曲线图展示了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其变化与纬度、气候、洋流和陆地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曲线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海水盐度在赤道附近较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较高,高纬度海域再次降低。特殊海域如红海因蒸发强烈、降水稀少,盐度显著高于其他海域。 一、海水盐度分布规律 纬度影响 : 赤道附近盐度较低(约34.5‰),因降水量大,稀释作用显著。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盐度按深度垂直分布图

‌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呈现三层典型分布 ‌:‌表层低盐区 ‌(受降水/径流稀释)、‌盐跃层 ‌(盐度急剧升高)、‌深层高盐区 ‌(盐度趋于稳定)。这一垂直分布直接影响海洋环流与生态系统。 ‌表层低盐区(0-200米) ‌ 受降水、融冰和陆地径流影响,盐度普遍较低且波动大。赤道地区因强降水盐度最低(约34‰),副热带因蒸发强烈形成高盐表层水(可达37‰)。 ‌盐跃层(200-1000米) ‌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原因

​​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低纬度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更多​ ​,导致表层水温较高;​​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弱​ ​,水温显著降低。​​洋流、季节和深度等因素会进一步影响局部海区的温度差异​ ​,但纬度始终是决定全球海水温度分布格局的核心因素。 地球形状导致太阳辐射在赤道附近更为集中,而向两极逐渐减弱。赤道海域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接收的辐射能量多,表层水温可达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温度密度盐度曲线

​​海水温度、密度与盐度曲线揭示了海洋的物理密码:三者呈非线性关联,赤道高温低盐导致密度最低(约23 kg/m³),而极地低温高盐使密度跃升至28 kg/m³以上,副热带盐度峰值区因高温制约密度仅26 kg/m³。​ ​ 这一曲线是海洋环流、气候调节的核心驱动力,也是理解全球水热平衡的关键。 ​​温度主导密度变化​ ​ 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赤道表层水温高达30°C时密度最低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规律

表层高、深度递减 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可总结如下: 一、垂直分布规律 表层水温高 :海水表层(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处水温约为4~5℃,2000米处降至2~3℃,深于3000米处进一步降至1~2℃。2. 跃变层存在 :在1000米深度处存在一个恒温层(约4~5℃),深度超过该层后水温变化趋于平缓。 二、影响因素 纬度 :全球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所有气候气温降水量图

气候气温降水量图是一种直观展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的统计图,通常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组成。它通过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分别表示气温和降水量,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某地的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年变化规律和降水季节分配情况。 1. 气温曲线:揭示气温年变化规律 气温曲线通过平滑曲线连接各月气温点,反映了气温随季节变化的趋势。 曲线平缓 :表明气温年较差小,如热带地区全年高温。 曲线起伏大 :表明气温年较差大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降水量气温气候类型图

‌降水量气温气候类型图是直观展示区域气候特征的专业工具,通过 ‌ ‌温度、降水数据与气候带分布的叠加呈现 ‌ ‌,帮助快速识别热带、温带等气候类型,并分析季节变化规律。 ‌ 这类图表常用于地理教学、农业规划和气象研究领域。 ‌核心要素解析 ‌ ‌横纵坐标 ‌:通常以月份为横轴,左侧纵轴标记气温(℃),右侧纵轴标注降水量(mm),双轴设计便于对比分析。 ‌气候带划分 ‌:通过色块或虚线区分热带季风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1-7天全国降水量预报

​​1-7天全国降水量预报是气象服务中的核心内容,通过科学模型和实时数据整合,为用户提供未来一周的降雨趋势、强度分布及灾害预警。​ ​ 其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农业、交通、灾害防控等领域提前规划,同时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关键亮点包括:高精度区域化预测、强对流天气预警、动态数据更新机制。​ ​ 气象部门依托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站及数值预报模型,生成覆盖全国的降水预报图。例如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中高纬度1000米以上海水温度变化

中高纬度1000米以上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呈现以下规律: 温度随深度递减 中高纬度地区(如北极圈附近)表层水温较高,但1000米以上深度时,温度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这是由于深层海水通过热塔效应持续释放热量,导致深层温度下降。 深度变化幅度减小 1000米以上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1000米以内区域。深层水体受上层混合层和热塔效应的调节,温度趋于稳定。 季节变化弱化 与低纬度地区相比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盐度纬度分布规律

​​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呈现“双峰”特征,即从赤道向两极先升高后降低,​ ​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赤道和高纬度海域盐度较低。​ ​ 这一规律主要由气候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主导,同时受洋流、河流径流、结冰融冰等因素影响。 ​​1. 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 ​ 副热带地区(南北纬20°~30°)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超降水量,海水浓缩导致盐度达到峰值(约36‰)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表层温度变化规律

海水表层温度变化规律主要受纬度、洋流、季节和深度等因素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水平分布规律 纬度递减 全球表层海水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低纬度海区温度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 二、季节变化特征 夏季高温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显著高于冬季,受太阳辐射直接影响。 中纬度变化显著 :如北纬35度附近,年温差可达12℃,低纬度地区变化较小。 三、洋流影响 暖流增温 :暖流流经区域表层水温升高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温度水平方向上分布规律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主要受太阳辐射、洋流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纬度分布规律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全球海水表层温度呈现明显的纬度递减趋势。这一现象主要由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导致:赤道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多,温度最高;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弱,温度逐渐降低。 南北半球差异 南半球海洋表层水温变化幅度小于北半球,且南半球海洋整体温度较低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高纬度海水温度冷中间层

高纬度海水温度冷中间层的形成机制及特点如下: 一、形成机制 密度驱动下沉 冬季表层海水冷却至4℃时密度最大,因密度差异形成冷中间层,下沉深度约100-200米。 季节性分布 冷中间层通常出现在夏季,因夏季表层水温较高,冷却后更易形成密度梯度。 二、垂直温度结构 高纬度特征 与低纬度不同,高纬度海水垂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约300-500米深度后温度下降。 对比低纬度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图

‌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图直观展示了全球海水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赤道地区密度最低(约1.022 g/cm³),向两极逐渐递增至最高值(约1.028 g/cm³) ‌,主要受温度、盐度和压力三因素共同影响。以下是具体规律分析: ‌赤道低密度区 ‌ 高温(年均28℃以上)导致水体膨胀,密度降低;尽管降水稀释盐度,但温度的主导作用使密度维持在1.022-1.025 g/cm³范围。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高纬度海水温度垂直变化

​​高纬度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核心规律是:表层至深层呈显著递减趋势,冬季降温剧烈(可达0.1℃/m以上),夏季略缓和(约0.05℃/m),且存在独特的“冷中间层”——这是冬季冷却海水下沉形成的逆温现象​ ​。 ​​垂直递减特征​ ​:高纬度海域表层受太阳辐射弱,水温随深度增加迅速下降,1000米以内变化最明显。与低纬度相比,其垂直温差更大,尤其在冬季表层冷却强烈时,温度梯度可达赤道区域的10倍以上

2025-05-19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