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一直挂着
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会一直挂账,其存在和变动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动态调整。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基本性质
递延所得税资产源于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因以下原因产生:
-
暂时性差异 :如会计上允许扣除的费用(如广告费超支部分)在税法上不允许扣除,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时间差异 :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同导致的未来可抵扣金额差异。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
需同时满足:
-
可抵扣性 :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如亏损抵税);
-
经济利益流入 :未来实际缴纳的税款减少。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核算规则
-
初始确认 :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折旧差异×税率);
-
后续调整 :
-
当期可抵扣金额增加时,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
-
当期可抵扣金额减少时,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所得税费用”。
-
四、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终止确认
当以下条件之一满足时,需终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差异转回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至零或负值;
-
丧失抵扣权 :未来期间不再符合抵扣条件(如亏损持续且无转回可能)。
五、示例说明
某企业因会计折旧年限短于税法年限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若未来盈利且折旧差异持续,该资产将逐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若企业后续转为亏损且无转回可能,该资产将终止确认。
总结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动态变化的资产类科目,需根据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确认、调整和终止。企业需定期复核其可抵扣性,确保符合会计准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