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加,资产减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涉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动,具体规则如下:
一、基本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 \text{递延所得税} = (\text{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 - \text{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 - (\text{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 - \text{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
或简化为: $$ \text{递延所得税费用} = \text{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 \text{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 \text{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 - \text{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
二、正负号判断规则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
表示未来需缴纳更多税款,对应本期应交所得税增加,需在所得税费用中加计。
-
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
表示未来需缴纳较少税款,对应本期应交所得税减少,需在所得税费用中减计。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表示未来可抵减税款,对应本期可减少应交所得税,需在所得税费用中减计。
-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表示未来需补缴税款,对应本期应交所得税增加,需在所得税费用中加计。
三、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资产减少 :增加本期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减少本期所得税费用
四、示例说明
某企业因固定资产折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00万元,期末增加至150万元,则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50万元(100-150)。
再如,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万元,期末增加至100万元,则本期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50万元(100-50)。
五、注意事项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需符合会计准则中关于暂时性差异的规定;
-
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通过以上规则,可系统判断递延所得税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