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新政策是指2025年6月1日起实施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修订版,核心目标是通过法治化手段解决中小企业“要账难”问题,重点包括禁止“背对背条款”和审计前置、强化信用惩戒、压实欠款主体领导责任等。新政策通过“预防-监管-救济”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推动源头治理,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 禁止转嫁风险条款:明确禁止大型企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或“审计结果”作为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前提,直击建工领域“三角债”痼疾,避免中小企业因合同不平等条款陷入资金困境。
- 信用惩戒升级:欠款失信行为将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面临公务消费、融资准入等多方面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
- 争议部分先行支付:新规要求对无争议款项必须及时支付,避免中小企业因局部纠纷导致整体资金链断裂,显著缩短回款周期。
- 监管下沉与责任压实:监管主体从省级扩展至县级政府,构建三级监管体系,同时追究欠款方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防止滥用职权或打击报复投诉企业。
当前,北京等地还同步推出区域性政策,如债务协商机制和欠款举报平台,进一步细化执行路径。对于个人负债者,2025年新政策也提供延期还款、利率优惠等救济措施,但需注意信用记录影响。
欠款新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小企业可依法**,债务人需主动合规。建议相关主体及时了解政策细节,合理规划资金流动,避免因信息滞后引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