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提取公积金24000元属于违法行为,后果非常严重。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伪造材料骗提公积金将面临资金追缴、信用记录受损甚至刑事责任,金额达到24000元已涉嫌违法,可能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情形。以下是具体风险分析:
-
法律后果
- 骗提行为一旦查实,公积金中心将强制追回全部款项,并可能处以提取金额10%-30%的罚款。
- 若伪造证明材料(如虚假合同、发票),可能触犯《刑法》第280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
-
信用影响
- 违规记录将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影响未来**(房贷、车贷等)审批。
- 部分地区会公示骗提人员名单,导致社会信誉受损。
-
长期限制
- 涉事人可能被暂停3-5年内公积金提取和**资格,即使后续合规需求(如购房、租房)也无法使用。
总结:公积金是职工住房保障的重要福利,任何违规提取行为均得不偿失。建议通过合法途径(如购房、租房、大病医疗等)申请提取,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