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材料提取公积金六万元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追责、信用受损等严重后果。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伪造材料骗提公积金可能被处以罚款、追回款项,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以下是关键风险点:
-
法律后果明确
伪造购房合同、发票等材料骗提公积金,涉嫌诈骗罪。涉案金额六万元已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通常5000元起),最高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
资金追缴与处罚
公积金中心核查发现后,将强制追回全部款项,并处以骗提金额10%-30%的罚款,同时纳入失信名单,影响后**款等业务办理。 -
征信影响深远
违法记录将同步至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导致房贷、信用卡申请受阻,甚至影响就业(如金融、公务员等需背调的行业)。
提示:公积金提取需通过正规渠道,如租房、购房、大病医疗等合法事由。若对政策有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