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是企业或机构权威的法定象征,其管理与使用需遵循 "专人保管、审批登记、用印留痕、安全存放"四大核心原则。规范的公章制度能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用印行为的合法性与可追溯性。
-
专人保管与责任落实
公章必须由指定责任人(如行政主管或法务人员)保管,实行"人章分离"原则,保管人需签署保密协议。丢失或盗用需立即报警并登报声明作废。 -
分级审批流程
- 常规文件:需填写《用印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 合同类文件:附加法务审核意见及授权书
- 特殊用途(如担保):需董事会决议
-
使用过程监控
建立电子或纸质台账,记录用印时间、文件名称、审批人、经办人等信息。重要文件需加盖骑缝章,并留存复印件备查。 -
安全防护措施
存放于保险柜或密码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定期检查公章状态,停用公章应及时封存并标注失效日期。 -
违规处理机制
明确私盖、盗用等行为的处罚条款,包括经济赔偿、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提示:建议每季度开展公章使用审计,结合电子签章系统升级管控效率。涉外业务需特别注意公章与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法律效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