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挂靠与正式就业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比较:
一、法律关系
-
社保挂靠:个人与挂靠公司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只是名义上将社保关系挂靠在该公司,属于虚构劳动关系以骗取参保资格的行为。
-
正式就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真实、合法的劳动关系,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受到《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
二、缴费主体及方式
-
社保挂靠:社保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包括原本应由单位缴纳的部分,此外还需向挂靠公司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
-
正式就业:社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比例共同承担,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纳16%,个人缴纳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8%左右,个人缴纳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缴纳0.5%左右,个人缴纳0.5%左右。
三、待遇享受
-
社保挂靠:因是非法行为,一旦被查处,可能无法正常享受社保待遇,如生病就医时医保无法报销、退休后无法领取养老金等,还可能面临补缴社保费用、滞纳金以及罚款等处罚,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
正式就业:可依法享受各项社保待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在符合规定条件下能够顺利领取养老金、报销医疗费用、享受失业金等。
四、工作稳定性
-
社保挂靠:个人与挂靠公司并无实际雇佣关系,不存在工作稳定性一说,且该行为随时可能因违法被查处而终止。
-
正式就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只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般不会随意被辞退。
五、职业发展
-
社保挂靠:由于不存在真实劳动关系,个人无法在实际的工作中获得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晋升机会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等,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没有实质性帮助。
-
正式就业:劳动者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积累经验、提升技能,有机会获得职位晋升、薪资增长等,有利于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六、权益保障
-
社保挂靠:发生纠纷时,因缺乏真实劳动关系,个人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
正式就业: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的来说,社保挂靠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正式就业则是合法合规的就业形式,能够为劳动者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等,因此建议选择正规渠道就业并缴纳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