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骤
-
评估准备
- 检查老人神志、呼吸状况及痰液情况,确认是否需要吸痰。
- 准备吸痰器、无菌吸痰管(10-16号)、生理盐水、手套等物品,确保设备性能正常。
- 洗手、戴口罩,协助老人取舒适体位(如侧卧或半卧位),头部稍后仰。
-
吸痰操作
- 经口鼻吸痰:将吸痰管经口或鼻腔插入气道,插入深度约15-25cm(视人工气道类型调整),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
- 人工气道吸痰:吸痰前后给予2分钟纯氧,吸痰管插入深度约20-35cm(气管插管)或10-15cm(气管切开套管),吸痰后监测血氧饱和度。
- 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重复吸引不超过3次,间隔3分钟。
-
后续处理
- 吸痰后冲洗吸痰管,关闭吸引器,记录痰液颜色、量及性状。
- 清洁老人面部,整理床单位,观察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
注意事项
- 严格无菌操作:每次更换吸痰管,先吸人工气道再吸口鼻,避免交叉感染。
- 控制负压:成人负压300-400mmHg,痰液黏稠时可适当增加,但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 按需吸痰:仅在老人出现缺氧、痰液堵塞等指征时操作,避免频繁吸痰。
- 特殊处理:
- 痰液黏稠可先雾化吸入或滴入少量生理盐水稀释。
- 昏迷老人需托起下颌或使用压舌板辅助开口。
- 应急处理:吸痰过程中若老人出现血氧下降或心率减慢,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高浓度吸氧。
辅助排痰方法
- 拍背法:侧卧位时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松动。
-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调整体位(如病变在下肺取头低足高位)。
- 多饮水:稀释痰液,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
提示:吸痰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居家护理时若老人痰液难以排出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