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分类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2. 根据应急管理的阶段分类
应急管理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 预防: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机会,减轻灾害、灾难造成的危害。
- 准备:制定各种类型的应急预案,增加灾害发生时可调用的资源。
- 响应:为灾民提供救助,进行各种救援行动,防止二次伤害,及时收集灾情。
- 恢复:进行软件恢复(包括生产秩序、生活秩序、社会秩序)和硬件重建(包括路、水、电等)。
3. 根据应急管理的主体分类
- 政府应急管理:政府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 企业应急管理:企业对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企业可能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4. 根据应急管理的动因分类
- 自身突发事件的应急:企业自身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管理。
- 接受政府指令或求救信息的对外应急:企业接受政府指令或其他企业、单位的求助,提供人力、物力或技术等救援服务。
这些分类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应急管理进行了划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