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学教资科目二简答题的必背考点,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1. 教育学基础
- 1.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查找文献资料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 2.行动研究的特征: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与研究合一研究的循环性
- 3.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 4.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 心理学基础
1.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学习程度 材料序列对遗忘也会产生影响
2.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情绪产生于在大脑皮质水平上的评价过程 情绪产生于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
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
3. 教学设计
1.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培养间接兴趣
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订观察的计划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并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
4. 教学实施
1.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进行自我修养,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2.如何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 控制作业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表达明确的期望 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合理运用外部奖惩
5. 教师专业成长
1.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进行教学反思
6. 其他重要考点
1.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连续性和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主体性和示范性 方式的个体性和成果的群体性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
这些考点涵盖了小学教资科目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建议考生在备考时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