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目一必背大题核心考点与答题思路
一、核心必背考点
1. 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观)
- 内涵要点:
-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 扩展内容:
- 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
- 实施途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注重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主动发展
2. 学生观(以人为本)
- 内涵要点(口诀:两独一发):
- 发展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潜能且处于发展过程
- 独特性:学生是完整且独特的个体,存在差异
- 主体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需尊重其自主性
3. 教师观
- 角色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
-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教育教学研究者、社区型开放教师
- 行为转变:
- 师生关系:尊重、引导、教学相长
- 自我发展:终身学习、反思
4. 教学观
- 核心观点(口诀:学习过人):
- 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 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关注人的发展
- 重视学习过程与结论的结合
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 要点:
-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 教书育人(全面发展)、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终身学习
二、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
1. 答题步骤:
- 第一步:定位知识点
明确题目要求角度(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或职业道德) - 第二步:判断正误
总体评价教师行为是否符合相关理念(如“合理,践行素质教育观”) - 第三步:分点作答
每点需包含“理论+解释+联系材料”三部分:- 理论:直接引用知识点(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 解释:简要说明理论内涵(如“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潜能”)
- 联系材料:结合案例中的具体行为(如“教师未因学生犯错否定其成长”)
2. 示例模板:
该教师的行为合理,践行了素质教育观。
(1)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关注所有学生,材料中教师并未放弃后进生,而是耐心辅导。
(2)体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设计多样化活动,尊重其独特性。
(3)体现培养创新精神。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而非机械记忆。
三、高频命题方向
- 教育观:结合案例分析教师是否落实素质教育(如是否注重创新、全面发展)。
- 学生观: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差异性、发展潜能或主体性。
- 教师职业道德:判断教师行为是否符合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规范(如体罚、有偿补课等负面案例)。
提示:背诵时需结合口诀记忆(如“两独一发”),并熟练运用答题模板,确保理论、材料、逻辑三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