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额人工费调整的最新规定,综合多地区政策文件及行业动态,主要调整方向和内容如下:
一、调整原则与目标
-
市场化动态调整机制
定额人工费采用人工成本综合指数动态调整,打破“市场价VS定额价”脱节问题,提升造价管理科学性。
-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国家层面通过《清单计价规范》等文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地方结合本地市场情况细化执行。
二、调整方式与方法
-
计费模式变革
-
取消规费单列 :将原规费中的五险一金并入人工费或企业管理费,简化费用计算流程。
-
费用化表达 :人工费以“费用金额=含量×系数”的形式呈现,通过市场价指数动态调整。
-
-
人工单价调整规则
-
基准期与施工期指数 :调整公式为: $$调整后人工费 = 基准期人工费 \times \frac{施工期指数}{基准期指数}$$
其中施工期指数按季度发布(部分地区可能更频繁)。
-
安全文明施工费调整 :包含“省优”“市优”奖励费用按地市规定执行,扬尘防治增加费纳入安全文明施工费综合计取。
-
-
执行时间与范围
-
2025年3月1日起执行 :化学建设工程定额人工单价从133元/工日调整为165元/工日。
-
地区细化要求 :如湖北省要求各市州每季度发布人工成本指数,河北、山东等地根据本地情况调整人工费。
-
三、其他关键变化
-
材料费计算优化
-
部分材料费采用“套娃计算”方式,公式为: $$调整后费用 = 基期费用 \times (1 + 材料指数调差)$$
具体调差系数由市场或省级部门确定。
-
-
风险分担机制
- 国家法律法规变化导致的调整,由发包人承担风险。
四、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具体调整幅度和计价规则可能因地区而异,需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
-
软件操作 :需通过造价管理软件进行指数化调整,原有人工含量计算逻辑需转换为“系数化”形式。
以上规定综合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建议工程造价从业者及时关注省级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以确保合规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