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后是否还能享受低保,关键取决于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根据现行政策,低保资格以家庭经济状况为审核核心,而非单纯以就业状态判定。若残疾人通过工作使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则需退出保障;若收入仍不达标,即使就业仍可继续申领。以下是具体分析:
-
低保审核的核心标准
低保政策以家庭为单位核算人均收入,与是否残疾或就业无直接关联。只要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财产符合要求,即可申请或保留低保资格。 -
残疾人就业的特殊考量
- 收入豁免:部分地区对残疾人就业收入给予一定比例豁免(如仅按50%计算),避免因轻微增收失去保障。
- 渐退机制:部分省市实施“低保渐退”,就业后3-6个月内逐步降低补贴,帮助平稳过渡。
-
需主动申报变更情况
残疾人就业后需及时向民政部门申报收入变化。隐瞒就业或收入可能被追回补贴并纳入信用记录。
提示:具体政策因地而异,建议通过当地民政部门或残联查询细则,确保权益不受损。就业增收与保障福利并非对立,合理规划可兼顾自立与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