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无法务工的残疾人,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生活困难:
一、申请低保
-
基本条件
家庭人均月收入需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且符合“三无”标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 重残者单独申请时无需考虑家庭人口数,仅需满足基本条件。
-
所需材料
-
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
家庭收入证明(如失业证明、残疾证明等)
-
居住证明(如租房合同、房产证等)。
-
-
注意事项
- 已就业但收入未达标的残疾人,可申请“渐退期”低保,就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时,可保留6个月过渡期。
二、申请临时救助
-
适用情形
-
因疫情失业且无法返岗(连续3个月无收入来源);
-
受疫情影响无法就业的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
-
灾害受灾后基本生活仍困难。
-
-
申请流程
向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提供身份证明、收入证明及受灾证明等材料。
三、其他支持途径
-
政府专项救助
-
一级、二级残疾人可申请特殊教育补贴或康复补贴;
-
下岗失业人员可申请失业保险救济金。
-
-
社会帮扶与创业支持
-
优先推荐至残联或帮扶企业就业,部分企业有针对性招聘残疾人;
-
可申请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
-
-
慈善与社区援助
- 关注慈善机构或社区发布的免费援助项目,如生活物资、医疗救助等。
四、权益保障
-
就业与低保不冲突 :已就业但收入未达标的残疾人,政府会扣除必要就业成本,且可享受6个月渐退期;
-
防止二次贫困 :受灾或长期困境家庭,经应急期救助后仍需生活救助的,可及时申请临时救助。
建议优先通过残联渠道咨询当地政策,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申请方向。若对材料或流程有疑问,可拨打12345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