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年收入超过2万元时,通常不再符合低保资格,补贴将停止发放。 根据现行政策,低保实行“差额补助”原则,即补贴金额=当地低保标准×家庭人口数-家庭实际收入。若家庭年收入超2万元(约合月均1667元),多数地区会取消补贴,但具体需结合地方标准和特殊群体政策综合判断。
核心要点解析
-
收入超标即停发补贴
低保旨在保障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若核定年收入超2万元(如三口之家月均收入超1667元),通常超出低保线,补贴自动终止。部分地区对特殊群体(如重残、孤寡老人)可能有弹性政策。 -
差额计算与动态调整
补贴并非固定数额,而是根据家庭收入与低保标准的差额动态发放。例如:当地月低保标准为500元/人,三口之家月收入1200元,则月补贴=500×3-1200=300元;若收入升至2000元,则补贴归零。 -
地方标准差异关键
经济发达地区低保标准更高(如上海城镇低保约1500元/月),收入门槛相应提高;欠发达农村可能低保标准仅400元/月,收入超标的概率更低。
提示:实际补贴需以户籍地民政部门核定为准,收入计算含工资、务农、赡养费等全部来源,隐瞒收入将面临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