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与合同制退休后退休金通常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缴费基数
- 在编人员:一般工资待遇水平较高,缴费基数也相对较高,且随着职务晋升和工资增长而不断提高。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其工资构成较为复杂,包含基本工资、职称工资等,这些都会影响缴费基数。
- 合同制人员:工资可能相对较低,导致社保缴费基数也较低。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可能会按照最低标准为合同制员工缴纳社保。
缴费比例与补充保险
- 在编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外,还有职业年金,单位缴纳 8%,个人缴纳 4%,退休时这部分可作为补充养老金。
- 合同制人员:一般企业合同制员工没有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只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和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 16%,个人缴纳 8%。
养老金计算方式
- 在编人员:2014 年 10 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2024 年 9 月前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中人),养老金计算采用新老办法结合取高保低;2024 年 10 月后退休的 “新人”,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部分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过渡系数一般是 1% 到 1.4%。
- 合同制人员:主要依据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计算。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 ×(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一般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
养老金发放稳定性
- 在编人员:养老金通常由国家财政直接发放,稳定性和可靠性高,基本不会受到单位经营状况等因素影响。
- 合同制人员:养老金由社保基金支付,若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可能存在欠缴社保等情况,影响养老金发放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本文《在编与合同制退休后退休金一样吗》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3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