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和在职涨工资存在多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机制
- 退休人员:退休人员养老金遵循 “三结合” 调整原则,即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定额调整体现公平,人人有份且金额相对固定;挂钩调整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相关,体现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倾斜调整针对艰苦边远地区和高龄等特殊退休人员。如 2024 年山东省定额调整为 32.6 元,挂钩调整与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
- 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机制相对复杂,受行业特性、公司政策、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高新技术等新兴行业工资增长快,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相对较慢。盈利能力强、重视人才的公司定期涨薪,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涨薪可能不规律。此外,与个人绩效紧密相关,绩效突出的员工晋升快、报酬高。
调整频率
- 退休人员:养老金一般每年调整一次。如自 2005 年至 2024 年,我国基本养老金已实现连续 20 年上涨,只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能保持每年增长。
- 在职人员:工资调整频率不确定,部分企业根据年度经营状况和员工绩效每年调整,有的企业可能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调整一次,还有一些企业在员工职位晋升等特殊情况下才调整工资。
调整幅度
-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幅度与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等因素相关,一般在 3% - 5% 左右。如 2025 年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预计为 3% 左右。
- 在职人员:工资增长幅度差异大,高绩效、高技能员工在效益好的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可能达 10% 以上甚至更高;而在一些劳动密集型、利润低的企业,员工工资增长幅度可能很小,甚至多年不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一般每次提高一两百元。
调整的确定性
-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政策相对稳定,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并正常领取养老金,退休人员基本能预期每年养老金会有所增长。
- 在职人员:工资增长不确定性大,除受个人工作表现影响外,还受企业经营效益、市场竞争、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使工作努力,也可能因企业经营困难等原因无法获得工资增长。
本文《退休和在职涨工资差距》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4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