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管理制度是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法规体系,其核心在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重点包含开采许可审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环境保护措施、应急管理机制四大板块。以下从关键环节展开说明:
- 开采许可管理
- 实行"一矿一证"制度,企业需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
- 明确划定矿区范围,禁止超层越界开采
- 建立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系统,每年提交资源储量年报
- 安全生产标准
- 强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 地下矿山必须建立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和紧急避险系统
- 露天矿山执行台阶式开采,边坡角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 环境保护要求
-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按开采量计提专项资金
- 矿区废水处理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 爆破作业采用微差爆破技术,控制粉尘和振动污染
- 应急管理机制
- 制定透水、坍塌、爆炸等16类专项应急预案
- 每年至少组织2次综合应急演练
- 建立与属地消防救援队伍的联动响应通道
矿山企业应定期开展制度执行情况自查,重点检查采掘设备维护记录、员工安全培训档案、环境监测数据等。新修订的管理细则特别强调智能化监管,要求2025年底前所有中型以上矿山接入全国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