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离职率的计算公式为:离职率=当月离职人数/(月初人数+当月入职人数)×100%,或等效公式离职率=当月离职人数/(月末人数+当月离职人数)×100%。核心要点在于分母需反映当月实际用工总量,避免使用单一时间点或均值导致数据失真,同时确保结果始终在0%-100%合理区间内。
计算时需注意三点:
- 分子明确性:离职人数包含辞职、解雇、退休等所有终止雇佣关系的情况,临时休假或外包人员不计入。
- 分母逻辑:推荐使用“期初人数+新进人数”或“期末人数+离职人数”作为分母,因其覆盖当月所有在册员工,更真实反映流动比例。例如,若月初有100人,当月入职20人、离职15人,则离职率为15/(100+20)×100%=12.5%。
- 数据一致性:企业需固定采用同一种算法,避免因方法变动导致历史数据不可比。
离职率分析应结合业务背景:
- 行业对比:制造业通常容忍较高流动率(如10%-15%),而知识密集型行业可能控制在5%以下。
- 动态监控:连续多月离职率超阈值需排查管理问题,如薪酬、文化或晋升机制。
提示:单纯数字无法揭示离职原因,建议辅以员工访谈或满意度调查,将量化数据与质性分析结合,才能真正优化人才留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