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批制度和审批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合同草拟 :
- 合同草拟通常由相关部门负责,部门负责人应当根据业务需求与法律要求制定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并符合公司的利益。
- 法律审查 :
- 合同草拟完成后,法律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对合同进行法律审查。此环节旨在确认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并对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
- 内部审批 :
- 在法律审查后,合同需要经过公司内部的审批程序。审批的层级通常取决于合同的金额、风险等级以及战略意义。常见的审批程序包括部门主管审批、高层管理审批等。
- 最终签署 :
- 一旦合同获得法律审查和内部审批,通过授权的签字人(如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代理人等)签署合同。签署人应确保合同内容与审批版本一致,且签署权限得到授权。
- 合同审批权限 :
- 各类合同应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一般合同由部门负责人审批,重要合同由公司领导审批,重大合同由董事会审批。
- 审批流程 :
- 部门负责人将合同草稿提交给审批人进行初步审查,审批人提出修改意见或要求进一步完善,部门负责人根据审批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完善后提交给审批人进行最终审批。审批人完成审批后,将审批意见反馈给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
- 合同审查资料 :
- 报审合同必须备齐相关资料,包括合伙方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报价单、商品质量检测证、食品或化妆品的生产或卫生许可证等。
- 合同审批表 :
- 相关合同送审前,必须详细填写合同审批表。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业务需求,签署审批意见。若有需经部门会签的,应由承办部门负责人将该合同审批表及相关资料,交给其他部门负责人,由其签署意见后,再转法务审核。
- 合同审批顺序 :
- 管理公司合同应依次逐级审批,包括经办人员签字、律师审阅、经办部门经理审批、经营管理部经理会签、招标采购中心主任会签、财务总监(经理)会签、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监)审批、总经理批准。
- 合同签订流程 :
- 规范地进行合同的制定和签订,严格依照合同签订的相关审批流程开展合同的审批工作,以确保合同签订的合规性,实现合同法律效益的有效发挥。
这些步骤和流程旨在确保合同从草拟到最终签署的整个过程都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保护公司的权益并降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