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卖、超建、空置
农村宅基地确权后,为保障自身权益,需注意以下三大禁忌:
一、切勿将宅基地出售或转让给非本村人员
-
法律属性限制
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村民仅享有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法律上禁止向非本村集体成员或城市居民出售或转让。若违反规定,交易合同无效,可能导致土地被收回,房款退还。
-
未来权益影响
卖出宅基地后,原村民将无法再申请宅基地,且继承的宅基地若长期空置或倒塌,土地可能被集体收回。
二、严格限制宅基地用途与面积
-
禁止违规建设
宅基地只能用于自住房屋建设,不得擅自改为超市、工厂、养殖场等商业用途,更不得擅自扩大面积(如超建)。超出的部分可能被认定为违建,面临罚款或****。
-
面积控制标准
各地对宅基地面积有明确限制(如150平方米/户),超限部分需依法处理,否则可能影响后续权益(如抵押**)。
三、避免长期闲置或任由房屋损毁
-
防止土地被收回
若2年内未在宅基地上建房或修缮,或原有房屋长期倒塌未重建,村集体有权收回土地。部分地区规定,连续抛荒2年的耕地也会被终止承包合同。
-
继承与处置风险
继承的宅基地若长期闲置或损毁,可能被集体收回,继承人无法主张权益。
其他注意事项
-
房屋建设规范 :需符合“一户一宅”原则,且需取得四邻签字同意,未经审批擅自建房属于违法行为。
-
信息管理 :确权后应及时核对不动产权登记信息,发现错误需及时更正。
建议 :办理宅基地相关事务前,应咨询村委会或律师,了解当地具体政策,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权益受损。